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留言薄冻结,不再添加新留言!
旧的留言簿
目前留言总数有: 1677个, 10>个为一页,总共有 168页,当前页 113 [<][1][<<]-[113][114][115][116][117][118][119]-[>>][168] [>]
留言者:
留言内容:
zkp



来自:合肥
留言于: 2014-12-20 0:33:57   
人生本无常,生命亦无常.诸多无常,也是有常.
版主回复: (2014-12-20 0:41:14)
哈,菩萨常乐我净!
回复 删除 邮箱
lophyxp


留言于: 2014-12-20 0:32:19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 物质
口口依据口口口、口口口对物质范畴的分析,给物质下了完整而准确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口口的物质概念,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
(2)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口口范畴,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3)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二) 物质的存在形式
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口口口口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事物,只存在永恒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变化的哲学范畴。
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世界上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世界上也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宇宙间发生的一切运动、变化和过程,都有其物质主体。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想象的。
2、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
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每一种基本运动形式又可划分为许多具体的运动形式。
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3、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
物质运动有一种特殊状态,就是静止。静止主要是指:事物的空间位置相对不变;事物处于量变阶段,保持质的稳定性,呈现出相对静止的状态。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而运动则是绝对的和无条件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统一的,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
在坚持事物绝对运动的前提下,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有重要意义:第一,相对静止是衡量物质运动的尺度;第二,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第三,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和改造不同的事物。
4、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物质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规律具有如下的共同特点:
(1)规律具有稳定性。
(2)规律具有普遍性。
(3)规律具有可重复性。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和运动观,深刻地阐述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实际工作的立足点。我们无论在何时、任何地方、任何条件下,也无论从事任何工作,都必须毫无例外地、坚定不移地从客观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出发,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世界,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一) 意识的起源
意识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决定性环节:从无生命的物质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从动物的心理到人类意识。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更是社会劳动的产物。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与劳动一起,成为意识产生的决定力量。
意识产生之后,它的发展既依赖于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也依赖于它自身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意识起源的自然性和社会性,进一步证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二}意识的本质和能动作用
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这一本质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的一切意识活动都是以人脑为载体的,是以人脑神经细胞活动的生理过程为基础的。
(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人脑虽然具有意识的机能, 但人脑本身不能凭空产生意识。只有当客观事物的信息通过感觉器官传递到人脑中来,经过人脑的加工改造以后,才会产生意识。 可见,意识是以人脑为中心的神经系统与客观物质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结果。
意识的能动作用有:
(1)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过程。人的意识按照一定的目的性和选择性,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大量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判断,从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进而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
(2)能动地改造世界。
人的意识在能动地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按照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提出一定目的、计划、办法等,指导人们进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能动地认识世界,是一个从物质到思想的过程;能动地改造世界,是一个从思想到物质的过程。
(三)意识与人工智能
1、入工智能的定义
人工智能是指用机械或电子计算机来模拟和代替人脑的某些智能。它是现代科学信息论、控制论、电子计算机、神经生理学、脑科学和仿生学等发展的产物。
2、电脑不可能在整体上超过人脑,也不可能取代人脑
电脑之所以不可能在整体上超过人脑,不可能完全取代人脑,也不能产生意识,是由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决定的。
(1)人脑和电脑的活动机制根本不同。
(2)人的意识具有社会性,而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
(3)意识活动具有能动的创造性,人工智能不具有这种创造性。
(四)正确认识和处理两对关系
1、物质与意识之间的关系
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则是第二位的。 两种作用不是并列的。
2、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客观规律是第一位的,主观能动性则是第二位的。客观规律制约着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脱离或违背了客观规律的主观能动性,只会导致实践中的失败;同时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又是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版主回复: (2014-12-20 0:32:50)
赞!加油!有空学习佛法!!!
回复 删除 邮箱主页
胡正


留言于: 2014-11-26 20:59:51   
《胡正全集》最新版:
http://www.huzheng.org/geniusreligion/HuZhengAllBooks_2014.11.26.rar
回复 删除
lrvy


留言于: 2014-11-26 7:14:21   
前些年也一致彷徨(如今亦是一样的),不过我是暂时找不到办法了,想要求得佛法,但我这人不在无人之处总是异常烦躁的,所以暂且得过且过了,哪如您之自由,愿您我永远安好
版主回复: (2014-11-26 20:57:52)
自由是修福报和决意波罗蜜得来的!加油!一起努力啊!!
回复 删除
胡正


留言于: 2014-11-25 21:35:27   
小独觉信因果,中独觉信靠自己,大独觉信福报!
回复 删除
胡正


留言于: 2014-11-25 21:32:59   
小佛佛经:仁、义、忠、孝、慈、密!
回复 删除
胡正


留言于: 2014-11-24 19:12:31   
电音串烧(百嗨不厌):
http://www.huzheng.org/music/dianyin.mp3
回复 删除
胡正


留言于: 2014-11-24 11:17:14   
湖南发现100多“再生人”轮回转世震惊全国。
http://fo.ifeng.com/news/detail_2014_08/28/38546181_0.shtml

你相信人死转生吗?海南唐江山转世真相(图)
http://fo.ifeng.com/news/detail_2013_12/27/32535463_0.shtml
回复 删除
胡正


留言于: 2014-11-23 21:41:31   
《胡正的留言板》,第一集,在此结束!
回复 删除
小AA


留言于: 2014-11-23 21:40:24   
天才!神话!!
回复 删除
所有时间均为北京时间 [<][1][<<]-[113][114][115][116][117][118][119]-[>>][168] [>]
 

蓝色理想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1 下载本留言板数据
友情链接: 随你译翻译公司